故障特征 | 故障發生的部位與原因 | 排除方法 |
電 機 沒 動 作 或 轉 速 慢 | 1.線路斷路(缺相)或三相機沒接零線 2.電機燒毀 3.熱保護器失效(斷路) 4.電機過熱熱保護器動作 5.硅橋擊穿 6.按鈕中停無復位(斷路、接觸不良機) 7.制動線圈燒毀或吸力不夠 8.制動器粘住(剎車盤與棘輪粘死) 9.繼電器(接觸器)線圈斷路 10.行程開關切斷電源 11.遙控器失效 12.負載過大(重量或扭矩) 13.剎車間隙小14、電容失效 | 1.檢查線路、并接通 2.更換電機 3.更換熱保護器(電機內) 4.待電機冷卻至70℃以下再啟動 5.更換硅橋 6.更換按鈕或重復按動幾次 7.更換線圈 8.用力按動手拉勾使剎車盤與棘輪脫開 9.更換繼電器(接觸器) 10.撥動滑塊使它脫離微動開關觸點,并調整微動開關位置。 11.檢查電池、線接頭及設定或更換遙控器 12.重新選型 13.調整剎車間隙(0.45-0.60mm) 14、更換電容 |
故障特征 | 故障發生的部位與原因 | 排除方法 |
控 制 失 效 | 1.繼電器(接觸器)觸點粘死 2.行程微動開關失效、觸片變形 3.滑塊緊定螺釘松、靠板螺絲松使靠板移位,使滑塊或螺母不能隨絲桿轉動而移動 4.限位器傳動齒輪破損 5.按鈕上、下鍵卡死 6.三相電相序接錯,轉向相反 7.硅橋線聯接不良 8.防火電機限位器連線接錯 | 1.更換繼電器(接觸器) 2.更換微動開關或觸片 3.緊定螺釘、并使靠板復位 4.更換傳動齒輪或齒輪箱 5.更換按鈕 6.更正三相電相序或調換按鈕白色線與綠色線位置 7.硅橋線重新聯接 8.重新接限位器與電控箱接線 |
單 向 運 行 | 1.繼電器線圈斷路 2.按鈕線或線路斷路、接觸不良 3.電容失效 4.行程開關失效 | 1.更換繼電器 2.接通線路 3.更換電容 4.更換行程開關 |
點 動 | 1.10A繼電器接觸不良或損壞 2.按鈕公共線接觸不良(紅色線) 3.聯接使用遙控器后點動 | 1.緊固線接頭或更換繼電器 2.緊固線接頭 3.更換遙控器或調整線路 |
線路燒毀 | 1.遙控綠色線與紅色線燒毀(電流大) | 1.遙控器線路與主機不符更換遙控器或調整線路 |
故障特征 | 故障發生的部位與原因 | 排除方法 |
自滑 失效 | 1.手拉勾間隙大 2.手拉勾變形或拉桿開口銷變形 3.自重下降負載太小 4.齒輪箱或電機潤滑失效或轉動不順 5.傳動鏈條拉得太緊 | 1. 調整拉桿墊片,使之間隙在0.75mm至0.5mm之間 2.更換手拉勾或開口銷 3.加大自重下降負載4.更換油脂或調整5.適當放松傳動鏈條 |
手拉鏈 拉不動 | 1.環形鏈條堵住十字槽 2.棘爪無脫離棘輪 3.壓鏈架卡死 | 1.理順環形鏈條 2.調整棘爪與壓鏈架相對位置 3.更換或潤滑銷軸 |
振動或噪聲 | 1.剎車盤不平衡或斷裂 2.剎車盤無緊固 3.軸承失油或失效 4.齒輪嚙合不順、失油或磨損嚴重 5.電機電流聲或振動 | 1.更換或重新平衡 2.緊固螺母 3.更換軸承 4.修配齒輪、潤滑或更換 5.更換電機 |
故障特征 | 故障發生的部位與原因 | 排除方法 |
制 或 動 下 器 滑 失 超 效 標 | 1.壓力彈簧力不夠 2.剎車間隙大 3.鐵芯拉桿及襯套移動不暢 4.制動殼體與電機接合處有間隙 5.棘爪卡住棘輪、使棘輪移動受阻 6.壓鏈架扭簧斷 7.棘爪銷斷 8.手拉勾無間隙 9.棘輪表面有油脂 10.電器罩壓到手動鉤,造成剎車間隙大 | 1.更換彈簧或加墊片調整彈簧力 2.調整剎車間隙(0.45-0.60mm) 3.重新緊固鐵芯,保證拉桿、襯套活動靈活 4.重新裝配,消除間隙 5.檢查棘輪滑槽是否順暢,不順修磨掉障礙 6.更換扭簧 7.更換棘爪銷 8. 調整拉桿墊片,使之間隙在0.75mm至.0.5mm之間 9.用汽油清洗棘輪,去除油脂 10.用鉗子夾住手拉鉤,用力向下彎曲,使之變形,脫離電氣罩 |